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得体会

乡村振兴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

时间:2023-07-29 21:58:19
乡村振兴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[本文共1145字]

乡村振兴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

习近平总书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指出:“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,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,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这就明确告诉我们,乡村要振兴,农民主体意识有待激活。

重视人才培养,激活创造性

农村兴旺,首先要有人,关键要有人才,人才哪里来?人才从乡里来,从外面引回来。首先要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,他们是农村的种养殖能手、农民企业家,能工巧匠,长期扎根农村,懂技术,有经验,热爱农村,但却存在农村乡土人才管理不规范,层次不够高的问题。因此,政府应建立乡土人才管理体制机制,实现对乡土人才的统一管理,把乡土人才聚集起来,形成发展合力,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,提升其综合素质,同时给予乡土人才政策、资金、技术支持,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,将他们培养成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、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。其次,改善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硬环境,加强教育、医疗、投资保障软环境,将本乡在外的专业人才,高端人才,有新理念、新思路的年轻人才引回来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元素,带动扶持小农户,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,农村人气兴旺,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

提高保障水平,激活积极性

部分农村交通不方便,发展产业何其艰难,有的农民家中有一个病人就能拖垮一个家庭……基础设施、医疗、教育等保障滞后,农民往往有种“有劲儿使不上”的无奈,部分农民不是“不想干”,而是“不敢干”,面对诸多阻碍因素,发展的积极性就如刚燃起的小火苗,风一吹就熄灭。要激活农民的主体意识,必须按照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的要求,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,一年接着一年干,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。要从基础设施建设、教育、医疗等这些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,提高保障水平,为农民群众创造好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,这样才能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,从而增强发展的信心,让农民群众“放下包袱轻装上阵”,“甩开膀子加油干”,农民有了信心,有了奔头,积极性提升了,“坐在门口晒太阳,等到政府送小康。”这样“等靠要”现象才能逐渐减少,农民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。

加强村民自治,激活主动性

农民主体地位最终体现在参与感上,让农民参与到规划、建设、管护美丽乡村中来;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、文明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,让农民参与到共同创造文明乡风中来;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,依托村民会议、村民理事会、

村民监事会等,形成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,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,让农民参与到农村治理中来。农民是一方水土的主人,农民熟悉这一方水土,热爱这一方水土,农民有建设这一方水土的智慧和能力,让农民在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中收获自尊,收获自信,才能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,激发农民群体意识,从而激活农民主动性,共建美好乡村。

重视人才,加强保障,增强农民参与感,调动农民的创造性、积极性、主动性,让农民贯穿乡村振兴始终,成为家乡的建设者,乡村振兴才有内生动力,从而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《乡村振兴要激活农民主体意识[本文共1145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